将先进的算力高效地转化为解决科学与工程难题的能力,目前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看来,如何提高算力输送效率,通过并网实现高带宽、低延迟的算力互联,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在日前举办的2023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郑纬民在发言时,向与会人员讲述了一件令自己很感动的“小事”,这件小事背后,竟藏着一项全球首创技术。
院士的“思考题”:成本与效率如何平衡
【资料图】
位于江苏无锡的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以下简称“无锡超算中心”)是“国之重器”——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以下简称“太湖之光”)的所在地。据了解,太湖之光是我国第一台全面采用“中国芯”取得世界第一的超算系统,每秒可进行10亿亿次高速运算、连续4次问鼎全球超级计算机排名榜TOP500第一名。近年来,无锡超算中心依托太湖之光,已经与国内外专家、应用机构在气象气候、航空航天、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20多个领域开展深入合作。
数字经济时代,算力成为核心生产力。超级计算机的算力如何为更多行业所用,一直是业界研究的热点。“中小企业和科研单位经费紧张,不可能自己建一个超算系统。密织一张算力的互联网,能让这些中小微用户快速通过云服务、租用的方式开展科学研究。”无锡超算国产生态实验室副主任叶跃进说。
然而,要将这些先进的算力高效地转化为解决科学与工程难题的能力,目前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在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纬民看来,如何提高算力输送效率,通过并网实现高带宽、低延迟的算力互联,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
作为太湖之光清华大学运营团队负责人,今年年初,郑纬民院士将这一问题进一步具象化,并连续在业内几场重量级会议上向大家抛出了一道“思考题”:某证券公司有一批金融模型需通过太湖之光训练,因数据量较大,每次传输数据都在TB量级,如使用高速专线,每月费用近百万元,成本过大,传统物流快递又无法保障金融数据安全,因此该机构目前只能使用人工方式运送硬拷贝,每次传递数据往返周期长达数天。如何才能帮助该公司以较低成本将数据快速安全地传输至无锡超算中心?
两个月交出答卷:一项全球首创技术
郑纬民院士的“思考题”并不是个例。如何在算力传输过程中实现成本与效率的平衡,是当下大量云计算公司、科研机构、电信运营商等机构面临的共同难题。
两个月后,中国移动第一个交出了答卷。6月29日,中国移动发布全球首个网络弹性服务——神机。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副总经理孙少陵介绍,通过中国移动算网大脑实现神机任务式算网服务,用户可以就近接入云专网,无须进行跨省施工。接入后即可按需连接资源池,如有突发数据传输需求,可以灵活扩展带宽。数据传输完毕后,无须人工操作,系统自动动态回收传输通道,并根据实际资源占用计费,大大降低用户使用成本,提高带宽资源调配效率。目前该服务已成功应用于无锡超算中心数据传输业务,实现3小时4T数据的稳定传输,传输速率相比传统网络数据传输方式明显提升,成本较传统专线节约超50%。
在位于安徽合肥的数据传输试点,记者体验了一回神机平台。只需通过电脑,在平台输入相应的传输需求,系统即可自动匹配相应的网络传输服务。“比如我现在有10T的数据,我要求在2小时内帮我从北京传到无锡,它不需要你懂具体的技术参数,只要提出自己的需求就可以了。”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云网管理产品部副总经理戴中华告诉记者。数据开始传输后,带宽由2M自动扩容至1G,传输完成后,带宽自动调回至2M。“实际按照高带宽计费的只有你传输数据的几个小时。”戴中华说。
两个月解决一道科研与工程的双料难题,这背后其实是中国移动“十年磨一剑”的恒心和决心。
在实现算力传输弹性扩容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网络覆盖和系统调度两大难点。要想在一个省内任何地方实现算力即取即用,网络覆盖率至少要达到90%。“我们常说算力要像水、电一样,即取即用,但是算力其实跟水、电一样,也是要预铺管网的,要想实现弹性扩缩容,首先要覆盖用户。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一切都是空中楼阁。”中国移动云能力中心副总经理孙少陵说。
在具备基础设施的条件下,最难的就是系统层面。传统云专线的开通是个长流程,首先要人工勘查,之后是各类业务编排、测试流程,从申请到开通少则一周多则一个月时间。依托中国移动神机平台,横向拉通了从客户接入侧到全国云专网,再到太湖之光云内的三套网络系统,最终实现分钟级的网络传输弹性扩缩容。
未来将在全国推广:实现算力互联互通
在6月29日下午举办的算力网络技术与产业大会上,郑纬民院士表示,中国移动创新提出的算力网络端到端网络弹性技术,通过将接入侧带宽弹性供给和骨干侧流量多路负载技术相结合,有效解决了当前超算在科研、商业化应用时遇到的数据传输问题。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超算领域带来了重大突破,也为其他领域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解决方案。
会上,郑纬民院士用了“感动”两个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神机不仅是技术上的突破,也体现了中国移动对于中国算力网络事业的担当。
未来,中国移动将该能力进行规模应用,充分发挥“移动云+云专网”融合优势,形成可商用落地的数据快递业务。同时,结合统一的资源管理与调度软件,实现算力互联互通,从而进一步打造算力生态,催生服务软件体系快速发展,提升算力普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