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城市无障碍环境,知易行难。从思路与方法的改进,到人才队伍的建设,法律标准的提高,都非一日之功。《城市环境无障碍》主编吴佳雨,从国内第一本完整介绍城市如何建设无障碍环境体系的书谈起,探讨如何为无障碍的长期持续发展助力。他认为,即将在杭州举办的亚残运会,一体化地考虑国外残疾人运动员的比赛、游览等需求,或将成为我国无障碍建设重要的展示窗口。
【资料图】
第一财经:为什么写这样一本讲怎样做城市环境无障碍设计的书?
吴佳雨:《城市环境无障碍》是作为一本教材来编写的。当时我们写这本书有几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发现,在这本书出版之前,市面上虽然已经有很多关于无障碍的书,但是主要集中在有限的几个话题上。一是关注建筑物的,也就是在一栋建筑的内部,残疾人作为使用者,会怎么样去使用。二是集中关注信息无障碍问题,比如如何帮助人们无障碍地上网。还没有一本书讲整个城市当中,应该如何建设无障碍体系。换句话说,残疾人不仅是在室内活动,我们还希望他们可以走出建筑,走到我们的社会当中,跟社会有更多的交互。这就是我们的第一个出发点,想从城市规划设计的角度来谈谈,城市无障碍到底应该做哪些事。
第二个原因是有这样一个背景。这本书的第一作者、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一联合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陈瑜,之前和我们做了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就是西湖大学云谷校区。这个项目从前期调研、总体规划到每一栋建筑的设计,整个方案都是我们做的。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项目,当时中国残联告诉我们,无障碍要从哪里先开始行动?城市改造可能不容易,校园改造相对容易,所以要校园先行。他们当时选择了两个校园,一是清华大学,是在既有的项目中进行改造,使它成为一个无障碍的校园。西湖大学则是建造一座全新的校园,从平地建成一所大学。
一开始我们就把无障碍设计理念融入进去。西湖大学的规划设计贯穿了无障碍思维,以无障碍为牵绳,来做整个方案。到目前,一期、二期已经全部完工了,三期正在动工建设。后来这个项目获评中国首次无障碍设施设计十大精品案例和2021年住建部无障碍环境建设优秀典型案例。
在做西湖大学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们发现了很多问题。最主要的就是当我们发现无障碍方面的问题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设计?实际上我们做了大量研究,但是很多新来的设计师经验不足。一个设计院有几百位设计师,大家一起来做设计,大部分人对无障碍设计不了解,这是很大的困难。不能每一张图都由少数掌握无障碍设计方法的设计师来画,需要整个团队都能参与。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人才培养是有问题的,在无障碍设计的能力上存在断层。我们写这样一本书,不仅是为这一个项目服务,也希望将来其他人参与到无障碍设计项目中,能用到这些知识。
还有第三个原因。我一直关注出行问题,就是普通人的日常出行跟健康、交互的结合。有一天我看到一个数据,说杭州市的各类残疾人总数大概有上百万。但是我们在生活当中是很少见到这些人的,每次我做出行调查的时候,也没有想过这些人是怎么出行的。看到数据之后,我也很想知道他们是怎么出行的。
我们就到浙江省残联和杭州市残联去详细调查,跟很多残疾人去访谈交流,看他们到底现实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很多困难是我们预设中并不知道的。大面积调查获得反馈之后,我们整理了很多资料,这些内容也编入了《城市环境无障碍》这本书当中。
第一财经:这次《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实施,对中国城市无障碍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你怎么看新法的实施?
吴佳雨:记得当时调查残疾人出行的时候,我们跟浙江省残联、杭州市残联交流,他们最感慨的是,大家可能不是不知道无障碍出行环境是个问题,而是这个问题的解决缺少硬约束。
什么叫硬约束?就是缺少立法层面的规范。这导致大家对这个问题,能不关注就不关注。比如无障碍停车场,在写字楼、商场租金这么贵的情况下,运营方肯定是想尽可能地设计更多的停车位。如果没有硬约束,残疾人的停车始终就得不到保障。
一个很小的点,就导致各方各面的问题。像残疾人道的配装设计和管理使用等,也是因为缺少硬约束,导致这个问题始终处在有意识被模糊对待的状态。
我觉得立法之后,很大的好处就是有了硬约束。这些设施的建设要求,将来可以得到更好的实施。有更多的实施案例之后,大家对这个问题也会有更多的关注,这样形成很好的正循环。立法对开启正循环起到很好的标志性作用。
第一财经:新法里面也提到,无障碍建设的人才培养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向。这方面你们有经验,请谈谈未来可能会有怎样的趋势。
吴佳雨:书上的图是黑白版本,其实我们当时组织绘图的时候,绘制的是彩色版本。第八章《城市环境无障碍子系统设计导则》、第九章《城市环境无障碍模块化建设指引》等章节,里边有很多图都是我们绘制的标准化图示,告诉读者每一种城市场景具体要怎么设计。每个场景都会铺一个底色,第八章用蓝色,第九章用黄色,每个章节之间都有意识地安排颜色变化。
这些图片的背后也是我们这本书最大的一个亮点,因为希望促进人才培养,我们在编著过程中,召集了很多的学生志愿者,尤其是规划、建筑专业的,以及景观设计专业的同学们,参加插图绘制工作。
这项工作也是来自学生们的一个暑期社会实践项目,大概用三四个月的时间,几十个学生参与处理了每一张插图,通过实际调研确定了到底应该怎么设计,然后按照这个方式绘图展现出来。直观的插图可以为设计师、学生提供参考,读者一看就知道应该怎么做设计了。
配合这本教材的编著,我们在一门课上专门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选择5个场景,包括学校、市民中心、交通枢纽等,分组去设计一个无障碍的改造项目。在调研过程中,学生要亲身去体验。假如要为盲人服务,学生就把眼睛蒙住,以一个盲人的视角亲自去体验到底会遇到哪些困难,把这个体验汇总起来。对视觉障碍人士、行动障碍人士等,都做了详细的调查。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结合课程设计,也采集了大量的一手信息。
第一财经:在你的设计经验中,无障碍设计大多数是融入大的项目里面,还是说单独有一些设施设计?
吴佳雨:以前的项目中,无障碍设计基本上是融入项目当中的。所谓融入,其实就是只要满足最低的无障碍设计规范就可以了。规范永远是一个底线,但是在底线之上,我们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出这本书,我们也是希望大家能不局限于规范守则的底线,应该有更多更有温度的设计出现。立法之后,我们也希望今后的设计不仅继续坚持底线,还可以做更多的增量。
第一财经:你在杭州,亚运会的举办促使大量的城市更新出现,你是否观察到其中融入了一些无障碍设计的新理念、新方法?
吴佳雨:还真是的。亚运会结束后马上要举办亚残运会,亚洲各国的残疾人运动员会到杭州来参加比赛,他们在比赛前后还可能到城市当中游玩、参观等。如果接待做得好,会成为一个城市名片和展示窗口。关于这件事情,我们此前也和残联有过很多交流,建议要把所有的环节一体化。
所谓一体化,我举个例子。比如一位残疾人运动员,参加完比赛了,想到西湖边去玩一下。这就要涉及好几个环节。第一是需要知道应该去西湖的具体哪个地方玩,面临的是信息无障碍问题,需要获取相关的信息;第二是出行无障碍,这就跟环境有关了,比如到底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到交通接驳点的过程当中,出行是不是便利的?上了公交车之后,是不是有一个可供残疾人乘坐的位置?下车之后,是不是有很好的信息导引,让我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所以这是一个连贯的过程,既包括了物质空间的无障碍,也包括信息的无障碍。用现在很时髦的话来说,是碳基空间的无障碍和硅基空间的无障碍。线下的无障碍和线上的无障碍要连通一体化,这个事情才能办得好。我们现在也正在推进这方面的工作。
《城市环境无障碍》
陈瑜、吴佳雨 编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2年6月版